首页 > 都市言情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547章 红海素ll期

第547章 红海素ll期(2/2)

目录

萧凡又组织了一次培训会,把3家机构的医护人员都请来。他现场演示两种检测方法的操作过程,还拿出Ⅰ期临床的数据:“你们看,用校正公式后的免疫法数据,和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完全吻合,说明这个公式是可靠的。”老教授看着屏幕上的数据,终于松了口:“行,就按这个标准来。”叶之澜趁机拿出提前编好的《Ⅱ期临床操作手册》,上面细化了18项细则,从用药时间记录到不良反应上报流程,甚至附带了操作视频二维码。“以后不管谁负责检测,都按手册来,就不会出偏差了。”叶之澜说。

培训会结束后,老教授特意留住萧凡:“你们年轻人做事踏实,我服了。其实我一直在想,红海素激活Nrf2通路,和中医里的‘扶正固本’是不是一个道理?以后要是有机会,咱们可以试试中西医结合治疗。”萧凡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等Ⅱ期临床有了初步结果,我们就跟您合作研究。”

就在Ⅱ期临床准备启动,只剩10天时,车间突然传来坏消息——浙江供应商送来的“发酵法硒蛋白”,重金属铅含量检测结果是0.0018g/kg,虽然没超过国家标准(≤0.002g/kg),但已经接近限值。“要是用这批原料,万一后续检测中铅含量波动,会影响临床数据的稳定性。”车间主任急得团团转,“重新找供应商,时间肯定来不及了。”

萧凡立刻召开紧急会议,调出供应链清单——青岛供应商还有一批合格的硒蛋白,只是之前为了降低成本,没优先考虑。“立刻联系青岛供应商,让他们加急发货,越快越好!”萧凡说。同时,他带着技术员小李,连夜做原料替换实验——用青岛硒蛋白配置营养液,培养藻株,检测红海素的纯度和产量。

实验室里,离心机嗡嗡作响,萧凡盯着检测仪器上的数字。凌晨三点,结果出来了:纯度99.62%,产量2.35kg/批次,和之前用浙江硒蛋白的数据几乎没差别。“太好了!”萧凡松了口气,小李也激动地说:“萧工,这次我全程盯着,没敢出一点错,上次弄错配比的事儿,我一直记着呢。”萧凡拍拍他的肩膀:“知道错了就好,以后咱们更得细心。”

叶之澜则第一时间向药监局报备,提交了青岛硒蛋白的检测报告和替换实验数据。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很快回复:“只要数据真实可靠,同意你们更换原料,后续做好记录就行。”

危机解决后,萧凡没闲着。他推动车间建立了“原料双检制度”——供应商送来的原料,先自检,合格后车间再复检;还在车间角落设了“原料留样区”,每批次原料留一份样品,保存6个月,方便后续追溯。康启生物的张工来视察时,看到这些措施,忍不住称赞:“以前我总担心供应链出问题,现在看来,你们考虑得比我还周全。我回去跟董事会说,再增加20%的原料储备预算。”

距离Ⅱ期临床启动还有3天,萧凡和叶之澜来到受试者接待室,最后核对信息。王爷爷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萧工,叶医生,我织了两双袜子,你们熬夜做实验,脚容易凉,穿上能暖和点。”陈默也来了,身后跟着他妈妈:“我妈说,等Ⅱ期开始,她也想来帮忙,给大家送送水、跑跑腿。”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接待室里,温暖而明亮。萧凡看着眼前的人们,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Ⅱ期临床的路还很长,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有这些受试者的信任,有团队的坚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明天,Ⅱ期临床就正式启动了。”萧凡看着叶之澜,眼里满是期待,“我们一定要把数据做好,让红海素早日上市,帮到更多像王爷爷、陈默妈妈这样的人。”叶之澜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Ⅱ期临床操作手册》:“嗯,我们一起加油。”

窗外,春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加油鼓劲。红海素的临床之路,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而这一页,注定充满希望与挑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