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雨林的新生约定(2/2)
这事过后,萧凡跟联防队商量,联合派出所搞了次“雨林植物科普”行动,带着宣传册去周边乡镇,给村民讲哪些植物受保护、哪些树木不能砍。有次在邻镇宣传时,刚好遇到有人发现一只翅膀受伤的斑头雁,联防队的人赶紧联系兽医,给斑头雁包扎、喂药,等它康复后,带着周边的孩子一起把它放归湿地。有个孩子说:“原来保护林子,还能救这么可爱的鸟。”后来这段放归视频被李女士发到网上,好多人都夸联防队“既负责又暖心”。
可天有不测风云。初夏的时候,一场罕见的暴雨下了整整三天,生态廊道低洼处积了水,育苗基地的围栏也被冲倒了几处,好几盘幼苗眼看就要被淹。萧凡和叶知澜接到消息,立刻召集村民和联防队。老吴扛着铁锹就往基地跑:“苗子可不能淹了,那是咱们的心血!”邻村的村民也自发赶来,有的挖排水沟,有的用沙袋加固围栏,有的把幼苗搬到高处的棚里。
暴雨里,李叔的雨衣被风吹破了,他却顾不上管,只顾着指挥大家挖沟:“往这边挖,这边地势低,水能排出去!”小诺的妈妈李女士也带着几个成长营的访客赶来帮忙,大家手拉手,在雨里排成一条线,传递沙袋。等雨停的时候,所有人都成了“泥人”,但看到幼苗安然无恙,基地的水也排干净了,大家都笑了。
灾后,萧凡和叶知澜牵头做了“雨林生态修复”计划,在廊道积水处种上耐水的水杉,给基地加筑了更高的防洪围栏,还把这次应对暴雨的经验整理成“雨林应急手册”,补充进新一期的《雨林生态报告》。老吴在手册上添了一句:“遇到大雨,先保苗子,再保廊道,大家分工,啥都能扛过去。”
年底的“雨林守护周年庆”,成了两村最热闹的日子。星光小学的师生们特意赶回来,孩子们把新做的“雨林成长手账”送给守护者,手账里画着他们种的树苗、看到的蝴蝶,还有联防队救斑头雁的场景。陈教授带来了基地的好消息:“今年培育的翅荚香槐,已经移栽了两百多棵,金斑喙凤蝶的数量比去年多了近一倍!”
萧凡站在晒谷场的高台上,手里举着新一期的《雨林生态报告》,封面印着移栽成功的翅荚香槐幼苗,还有孩子们手账里的蝴蝶插画。“这一年,咱们有了育苗基地,升级了研学营,联防队也护好了林子,”他的声音里满是笑意,“接下来,咱们还要搭‘雨林物种数据库’,让来的每一个人,都能帮咱们记录动植物,让更多人成为雨林的守护者。”
台下的人都鼓起掌来,老吴举着手里的生态茶,大声说:“明年我要种更多茶,也要育更多苗子!”阿杰也跟着喊:“我要带更多人看蝴蝶,听雨林的声音!”
庆典结束后,大家一起去生态廊道,在新栽的翅荚香槐下挂了块木牌,上面写着“202x年,雨林新生约定”。晚风拂过树叶,沙沙的声音像是雨林的回应,萧凡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村民、孩子,还有远处灯火通明的守护站,忽然觉得,这份与雨林的约定,从来不是沉重的责任,而是一群人用热爱和坚持,写出来的温暖故事——而这个故事,还会有更长、更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