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361章 盐潮笺·星烬

第361章 盐潮笺·星烬(2/2)

目录

“是让我们把矿粉藏在鱼腹里?”萧凡恍然大悟。他们把炼好的矿粉装在小布袋里,系在比目鱼的尾鳍上,鱼群顺着潮汐沟游向大海时,尾鳍上的矿粉在水里拖出淡蓝光带,像七条流动的星河。徐老人在潮信歌抄本上写下:“今炼硫磺矿粉,藏于鱼腹,续盐工引火之法,记于星烬。”

当天傍晚,七座灶的火苗突然同时变弱,最后凝成七颗火星,落在灶膛里的星烬上。星烬遇火星后“咔”地裂开,露出里面裹着的七颗小石子,石子上刻着不同的星名:“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正是北斗七星的名字。

“这是要我们按星位摆石子?”老张把石子按星图的位置摆在盐母棚前,石子刚放好,地上突然裂开道细缝,缝里冒出的青烟凝成个巨大的北斗星影,影的中心浮着个铜制的小鼎,鼎里装着些暗红色的粉末,是当年盐工炼矿时剩下的老矿粉。

徐老人把老矿粉和新炼的矿粉混在一起,撒在铜鼎里,鼎里突然燃起大火,火光里浮出盐工们炼矿的画面:民国二十三年的秋天,盐工们在红树林里采矿石,用石臼捣成粉,拌上稻壳晒在盐田边,孩子们在旁帮忙捡矿渣,脸上沾着灰却笑得开心。画面最后,盐工们把炼好的矿粉藏在鱼腹,对着大海鞠躬:“愿后来人,灶火永明。”

火光慢慢散去,铜鼎里的矿粉变成了银白灰烬,和最初发现的星烬一模一样。小女孩把玻璃罐放在铜鼎旁,罐里的鱼苗尾鳍上,第十二道银灰环纹旁,第十三道淡紫环纹正慢慢显形,像极了当年玻璃罐里幼鱼的第一道环纹。

“这是传承啊。”徐老人轻声说。萧凡点头,突然明白盐工们藏星烬的用意——他们怕后来人忘了如何点燃灶火,就把炼矿的法子藏在灰烬里,用星影指引,用鱼腹收藏,不是要留下秘密,是要留下“火”的希望。就像北斗星永远挂在天上,灶火也该永远燃在盐田上。

夜里,他们把铜鼎放在七星灶中央,银白星烬在鼎里轻轻发亮。盐母晶石里的光点和鼎里的星烬遥相呼应,在地上映出片星空,星空中,比目鱼的尾鳍光带和盐稻苗的星痕纹路交叠在一起,拼成了个“明”字。

萧凡知道,盐潮笺的故事,从来不是结束。星烬会续燃,矿粉会新炼,比目鱼会带着矿粉游回来,盐母晶石会永远发光。或许有一天,后来人会在盐母棚里发现那捧银白灰烬,会跟着星图找到硫磺矿脉,会在鱼腹里取出藏着的矿粉——他们会点燃灶火,看着火苗里的人影,然后明白:所谓传承,不过是让当年的灶火,在今天重新燃起。

夜风掠过盐田,七星灶的灶膛里,最后一点星烬轻轻闪了闪,像在说:火,永远都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