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360章 盐潮笺·穗影

第360章 盐潮笺·穗影(2/2)

目录

最热闹的是芒种祭稻神。他们割下第一束新稻穗,用红树林汁涂在穗尖,挂在七星灶旁的木钩上。刚挂好,盐母晶石突然“嗡”地一声轻颤,晶石里的光点浮出来,落在稻穗上,稻穗竟慢慢舒展开,像重新活了过来。盐田上的稻苗突然齐齐弯下腰,穗粒碰撞着发出“哗啦啦”的响,像在欢呼。

“这是稻神应了?”小女孩拍着手笑。徐老人却指着祭稻神的稻穗下,“你看那地上,好像有东西。”萧凡低头一看,稻穗的影子里,竟躺着片麻纸,纸上用炭笔写着:“节气俗,不是祭神,是记心。记着春撒种要匀,夏灌溉要勤,秋收割要快,冬藏盐要实,心到了,收成自然好。”

夜里,他们把七块木牌挂在盐语坛旁,徐老人在潮信歌抄本上写下:“民国二十三年盐工节气俗,今续之。春撒种匀,夏灌溉勤,秋收割快,冬藏盐实,心记之,岁无歉。”抄本写完的瞬间,盐语坛的铜圆盘突然转了起来,七包盐同时冒出青烟,青烟里浮着行淡金色的字:“俗是旧章,心是新墨。”

萧凡坐在七星灶旁,看着祭稻神的稻穗在月光下闪着光,突然明白盐工们藏节气俗的用意——他们怕后来人忘了和盐田相处的分寸,就把一年的劳作编成俗,不是要敬谁,是要敬那片地,敬自己的手。立春撒种要匀,是怕厚此薄彼;夏灌溉要勤,是怕辜负青苗;秋收割要快,是怕错过好天;冬藏盐要实,是怕对不起汗水。

老张拿着扫帚,把晒盐场的稻壳扫到一起,笑着说:“明年立春,还按这法子撒种。”徐老人点头,把新割的稻穗系在旧绳上,让它和民国二十三年的稻穗并排挂着。玻璃罐里的小鱼苗尾鳍上,第十一道浅绿环纹亮得温和,它在罐里游了个圈,尾鳍轻碰罐壁,像是在说“知道了”。

第二天清晨,萧凡去盐田看新苗,发现祭稻神的稻穗影子,竟和石碾上的穗形重合了,影子里的麻纸旁,多了行用盐晶写的小字:“续下去。”盐母晶石里的光点也跟着闪,和稻穗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谁在地上铺了层碎金。

他知道,盐潮笺的故事,早已经不是藏与找的游戏,是“活”——让旧俗活在新岁里,让老稻穗活在新稻穗旁,让盐工的心意活在他们的手里。或许有一天,后来人会在石碾上看见穗形,会在盐母棚旁看见两束稻穗,会在潮信歌抄本上看见记节气的字——他们会拿起稻种,跟着影子走,然后明白:所谓传承,不过是把前人的心意,变成自己的习惯。

夜风掠过盐田,祭稻神的稻穗轻轻晃了晃,穗粒的“哗啦啦”声里,藏着句温柔的话:明年,还在这里等你撒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