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必须装波大的(1/2)
尹教授虽然满脸的嫌弃,但还是顺手拉了宁川一把,顺带着接过宁川手里的书。
“拿的什么?”尹教授问道。
“开题报告,签字。”
“开题报告?!”
尹教授随手翻翻手里这本姑且算是书的胶装本,正反面打印,页码截止至284页。
额头青筋直跳。
“你开题报告写十来万字,毕业论文你不得编个长篇小说出来。”
“哎呦没有啦,这也没有十万字,中文七万多吧。”
尹教授脑袋都大了,但他还是稍微仔细翻了翻。
确实不会有那么多字,宁川这本看着格外厚是除了有大量算法在里面外,还有四十张左右的A3图纸折在里面了。
正规折叠下来,一张A3就顶3页纸了。
但谁往开题报告里塞这么多图纸啊。
尹教授这个嫌弃,“哎呦,你能不能写个一、两千字的,这你让跟你一块毕业的孩子怎么弄。”
宁川突然道:“哎对,我都没注意,跟我毕业几个啊?”
“全毕业,今年考研全部过线,就等着下下周复试了。”
尹教授一边应着宁川的问题,一边翻到开题报告的封面看标题。
“全过线了?!”宁川嗖一下子从椅子上窜了起来。
“你先坐下,没点深沉。”
还没他的开题报告沉。
宁川乖乖坐下,两手按着椅面尽量保持克制。
“那也太好了!”
“但也不对啊,就没有考外校的吗?”外校要不过那不就凉了。
“有,有三个,但都是高分,实在不行调剂回来就是了。”
宁川:……
“我们又没招满啊。”
“好了,快不要说了,怎么总往人伤口上撒盐。”
尹教授翻翻宁川的开题报告道:“你不是说发卫星是用来做毕业论文的,怎么又研究上空天地一体协同响应了?”
宁川这一大本实在是太厚了,尹教授边说话边看,连目录都还没看翻完。
“有,在第四章的4.1.1部分,其中的最重要的一个低轨观测设备是我们四月要发射的天绘一号。”
尹教授无奈看目录直接翻到第98页,看了看宁川从技术实现以及应用的角度论述了一下天绘系统未来的联动作用。
整体篇幅不长,在整本论文中占了11页,附录还有8页关键技术的系统图纸。
尹教授翻开图纸一页页的细看,无论是总体、结构、成像荷载、通信、还是姿控系统……
尹教授摸了摸最后三张图纸角落上宁川的署名。
满脸欣慰地问道:“这套卫星的姿控系统是你自主设计的?”
“昂。”宁川一脸扬巴地扬了扬头。
尹教授从抽屉里掏出老花镜,戴上,然后一点一点地慢慢看这套系统的技术构思。
对于每一个科研人来讲,选择研发,就如同踏入永无终点的远征,我们以为的远方,也不过是下一段征途的起点。
他在这行业整整走了四十年,不遗憾吗?
也有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